郑板桥勤政廉政二三事
2011-08-19
昨天听南通市勤政廉政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,第一位介绍的是信访局长王乃儒,说他办公室挂着郑板桥的一首诗:衙斋卧听萧萧竹,疑是民间疾苦声;些小吾曹州县吏,一枝一叶总关情。一个七品县官忙完一天公务,在衙斋睡觉休息的时候,从疾风吹动竹子的萧萧声中联想到人民的疾苦,并且深情地感叹:一枝一叶,都关乎民情呵。一个封建社会的官吏,尚有这样的情怀,不能不令人钦佩。我们的公仆,是否也有这样的境界?王局长的事迹感人,我们要向他学习。 咋天说了郑板桥的勤政,今天说说他的廉政:乌纱掷去不为官,囊橐萧萧两袖寒;写取一枝清瘦竹,秋风江上作渔竿。这是郑板桥辞别潍县父老乡亲而作。据说他离开潍县时,只有三头毛驴,他和书僮各骑一头,还有一头驮着两筐书。可以说是为官一任,两袖清风。 ※ 今天再说一件郑板桥的事,也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他的清和俭。乾隆戊寅年,他二女儿出嫁,他只送一幅墨兰图作为嫁妆,并在画上题诗一首:官罢囊空两袖寒,聊凭卖画佐朝餐;最惭吴隐奁钱薄,赠尔春风几笔兰。说郑板挢穷得连给女儿的嫁妆都没有,恐怕无人相信。是不是在故作清高呢?恐怕也不是。最好的解释,大概还是他崇尚节俭,反对奢靡而已吧。 前天参加国企专题教育会,又让我要拿郑板桥说事。郑板桥在山东范县、潍县当了十一年的县令,辞官后几位老朋友请他吃饭,饭桌上上了一盆鲫鱼汤,他老人家喝了一口,觉得无比鲜美,随即口占一首:作宦山东十一年,不知湖上鲫鱼鲜。今日尝得君家味,一勺清汤值万钱。当了十一年的县太爷连鲫鱼汤都未喝过吗?这可能有夸张的成分。但我们也知道,他在山东潍县时,正在百年一遇的大灾荒,数十万百姓啼饥号寒,甚至出现“人相食”的惨剧。他未等上峰同意,开仓济众,并为此丢了乌纱帽。他为民请命,与民共甘苦,老百姓称他为“青天”。他离开潍县时,老百姓遮道挽留。 由勤政廉政事迹报告会开头,到专题教育会收尾,我连续介绍了郑板桥四首诗,可以为廉政、勤政作个小小的注脚。 |